吾家有赐茔,近在尚书浦。前区百亩田,后启重门堵。
子姓俨成行,科名多接武。家风万石传,花竹平泉圃。
蝉联二百祀,魂魄犹兹土。一旦阅沧桑,他人代为主。
痛我游子身,中年遭薄祜。驱车去关河,行行远豺虎。
亲朋不可见,何况予同父。碌碌想阿奴,耕田故辛苦。
行者叹四方,居者愁门户。岂为别离哀,努力念尔祖。
寄弟纾及友人江南 其二。清代。顾炎武。 吾家有赐茔,近在尚书浦。前区百亩田,后启重门堵。子姓俨成行,科名多接武。家风万石传,花竹平泉圃。蝉联二百祀,魂魄犹兹土。一旦阅沧桑,他人代为主。痛我游子身,中年遭薄祜。驱车去关河,行行远豺虎。亲朋不可见,何况予同父。碌碌想阿奴,耕田故辛苦。行者叹四方,居者愁门户。岂为别离哀,努力念尔祖。
顾炎武(1613.7.15-1682.2.15),汉族,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(今江苏省昆山市)千灯镇人,本名绛,乳名藩汉,别名继坤、圭年,字忠清、宁人,亦自署蒋山佣;南都败后,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,改名炎武。因故居旁有亭林湖,学者尊为亭林先生。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、经学家、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,与黄宗羲、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“三大儒”。其主要作品有《日知录》、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、《肇域志》、《音学五书》、《韵补正》、《古音表》、《诗本音》、《唐韵正》、《音论》、《金石文字记》、《亭林诗文集》等。 ...
顾炎武。 顾炎武(1613.7.15-1682.2.15),汉族,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(今江苏省昆山市)千灯镇人,本名绛,乳名藩汉,别名继坤、圭年,字忠清、宁人,亦自署蒋山佣;南都败后,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,改名炎武。因故居旁有亭林湖,学者尊为亭林先生。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、经学家、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,与黄宗羲、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“三大儒”。其主要作品有《日知录》、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、《肇域志》、《音学五书》、《韵补正》、《古音表》、《诗本音》、《唐韵正》、《音论》、《金石文字记》、《亭林诗文集》等。
忆远曲。唐代。元稹。 忆远曲,郎身不远郎心远。沙随郎饭俱在匙,郎意看沙那比饭。水中书字无字痕,君心暗画谁会君。况妾事姑姑进止,身去门前同万里。一家尽是郎腹心,妾似生来无两耳。妾身何足言,听妾私劝君。君今夜夜醉何处,姑来伴妾自闭门。嫁夫恨不早,养儿将备老。妾自嫁郎身骨立,老姑为郎求娶妾。妾不忍见姑郎忍见,为郎忍耐看姑面。
寓城西精舍赠洞文上人。清代。李锴。 比邻七十载,为客谢淹留。忍草自长碧,妙香时一浮。世情争梦幻,佛面老春秋。愁绝斜阳外,谁家百尺楼。